<strike id="vvxnf"></strike>
<span id="vvxnf"><video id="vvxnf"><ruby id="vvxnf"></ruby></video></span><strike id="vvxnf"><dl id="vvxnf"><del id="vvxnf"></del></dl></strike>
<ruby id="vvxnf"><video id="vvxnf"><del id="vvxnf"></del></video></ruby>
<strike id="vvxnf"></strike>
<address id="vvxnf"></address>
<span id="vvxnf"><i id="vvxnf"><del id="vvxnf"></del></i></span>
<strike id="vvxnf"><i id="vvxnf"></i></strike>
<span id="vvxnf"></span>
<span id="vvxnf"><video id="vvxnf"></video></span><strike id="vvxnf"></strike>
<span id="vvxnf"><dl id="vvxnf"></dl></span>
<span id="vvxnf"><video id="vvxnf"></video></span><strike id="vvxnf"></strike>
<span id="vvxnf"><dl id="vvxnf"></dl></span>
<strike id="vvxnf"></strike>
無障礙
瀏覽
無障礙瀏覽
工作動態
/
/
>
我國特色小城鎮相關政策梳理及對特色文化小城鎮的思考

我國特色小城鎮相關政策梳理及對特色文化小城鎮的思考

  • 分類:員工天地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7-10-16 21:51
  • 訪問量:

一、我國特色小城鎮相關政策梳理

(一)中央部委相關政策

2016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號。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國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2016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發布《關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建村建函[2016]71號,確定了2016年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特色小鎮的推薦數量,合計共159個名額。通知指出,候選特色小鎮近五年應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環境污染、重大生態破壞、重大群體性社會事件、歷史文化遺存破壞現象。

2016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6]2125號,強調特色小(城)鎮要堅持創新探索、因地制宜,同時要堅持產業建鎮、以人為本、市場主導,并提出要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企業家創造力,鼓勵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和市民積極參與城鎮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成為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主力軍。

(二)各主要省份及直轄市相關政策

1.各主要省份相關政策

(1)浙江省

浙江省在特色小城鎮建設方面起步較早,在促進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

1508123464

表1 浙江省特色小城鎮政策匯總

總體建設要求方面。每個傳統產業原則上只規劃建設一個特色小鎮。根據每個特色小鎮功能定位實行分類指導。特色小鎮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則上3年內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金融、科技創新、旅游、歷史經典產業類特色小鎮投資額可適當放寬,淳安等26個加快發展縣(市、區)可放寬到5年。所有特色小鎮要建設成為3A級以上景區,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要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鎮理念改造提升產業集聚區和各類開發區(園區)的特色產業。

政策支持方面。對如期完成年度規劃目標任務的,按實際使用指標的50%給予配套獎勵,其中信息經濟、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類特色小鎮按60%給予配套獎勵;

特色小鎮在創建期間及驗收命名后,其規劃空間范圍內的新增財政收入上交省財政部分,前3年全額返還、后2年返還一半給當地財政。

(2)湖北省

2016年12月,湖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特色小(城)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力爭通過3至5年的培育創建,在全省范圍內規劃建設50個產業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建筑風格雅致、衛生面貌整潔、多種功能疊加、示范效應明顯、群眾生產生活環境與健康協調發展的國家及省級層面的特色小(城)鎮。

總體建設要求方面。文件提出要堅持規劃引領、培育產業特色、搭建雙創載體、強化項目支撐和市場運作。

在政策支持方面。文件指出將加強政策支持。省級特色小(城)鎮范圍內的建設項目整體打包列入年度省重點項目的,所含子項目可享受省重點項目優惠政策。市、州、縣財政通過統籌相關資金,對特色小(城)鎮建設給予支持。對納入省級創建名單的特色小鎮,在創建期間及驗收命名后累計5年,其規劃空間范圍內的新增財政收入上交部分,由征收地政府前3年全額返還、后2年減半返還。對省級特色小(城)鎮內為服務特色產業而新設立的符合條件的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政府給予資助。特色小(城)鎮范圍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優先申報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和相關專項資金,優先享受省級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業發展、互聯網經濟、電子商務、旅游、文化產業、創業創新等相關專項資金補助或扶持政策。省級財政整合相關小城鎮及農村補助資金,對特色小(城)鎮完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收運設施及其它基礎設施建設,給予“以獎代補”資金補助和支持。

(3)河北省

河北省計劃通過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設100個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功能疊加融合、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

總體建設要求方面。1)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的“鎮”,也不是產業園區、景區的“區”,一般布局在城鎮周邊、景區周邊、高鐵站周邊及交通軸沿線,適宜集聚產業和人口的地域。特色小鎮規劃要突出特色打造,彰顯產業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態特色,形成“一鎮一風格”;2)建設用地面積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萬至3萬人,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可適當放寬),建設用地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萬至3萬人;3)按照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突出歷史文化傳承,注重保護重要歷史遺存和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底蘊,開發旅游資源,所有特色小鎮要按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要按4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并推行“景區+小鎮”管理體制。4)要有明確產業定位。特色小鎮要聚焦特色產業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兼顧皮衣皮具、紅木家具、石雕、剪紙、樂器等歷史經典產業。5)每個小鎮投資20億元以上。突出有效投資。堅持高強度投入和高效益產出,每個小鎮要謀劃一批建設項目,原則上3年內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以上,其中特色產業投資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資不低于總投資的20%,金融、科技創新、旅游、文化創意、歷史經典產業類特色小鎮投資額可適當放寬,對完不成考核目標任務的予以退出。6)引進人才,創新特色產業。集聚高端要素。根據產業定位量身定制政策,打造創新創業平臺,吸引企業高管、科技創業者、留學歸國人員等創新人才,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建設特色小鎮公共服務APP,提供創業服務、商務商貿、文化展示等綜合功能。

政策支持方面。特色小鎮優先上報,優先實施。省級財政用以扶持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平臺等專項資金,優先對接支持特色小鎮建設。鼓勵在特色小鎮組建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到特色小鎮增設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鼓勵保險機構通過債券、投資基金、基礎設施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等方式參與特色小鎮建設投資。加強特色小鎮項目謀劃,積極與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溝通對接,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和低息貸款支持。

(4)四川省

自2014年始,四川省開展了“百鎮建設行動”計劃,從最初確定的特色工業、商貿物流、旅游休閑三種主要的特色小城鎮發展模式,逐漸探索出創新創業、生態宜居等多種特色發展模式,并于今年提出3+N的小城鎮發展模式。

四川省相繼遴選和試點建設了300個試點鎮,通過統籌小城鎮布局和功能,把小城鎮建設系統納入了新型城鎮化規劃體系,確保300個試點鎮的土地、城建、產業和基礎設施配套,與城鎮總體規劃相適應。截至2016年底,試點鎮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16.8億元,就地就近吸納轉移農業人口93.8萬人,已形成百鎮示范引領、帶動千鎮發展的蓬勃勢頭。“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將繼續深化拓展“百鎮建設行動”計劃,從宜業宜居宜商環境方面著手,通過明確城鎮主導功能來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產鎮融合,在前期300個試點鎮范圍內,繼續培育創建100個左右“小而美”“特而優”的省級特色小鎮和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5)山東省

2012年6月,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實施“百鎮建設示范行動”。出臺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百鎮建設示范行動”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意見》,在實施擴權強鎮、保障發展用地、適度擴大財權、加強資金扶持、優化機構設置等七個方面制定了創新性的優惠政策。委托給示范鎮的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一律進入鎮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

2016年9月,山東省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山東省創建特色小鎮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定位明確、特色突出;以產興城,以城興業;產城融合,功能配套;規模集聚,品牌示范;宜居宜游,生態優美等諸多要求。

(6)陜西省

2016年,陜西省發出《進一步推進全省重點示范鎮文化旅游名鎮(街區)建設的通知》,指出從2016年到2020年,財政給予每個省級重點示范鎮每年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每個省級文化旅游名鎮每年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

同時,還將分批次給予每個省級重點示范鎮1000畝、文化旅游名鎮200畝城鄉建設增減掛鉤用地指標、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成效顯著地市級重點鎮獎勵600萬元和600畝用地指標。

(7)甘肅省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用3年時間重點建設18個特色小鎮,特色小鎮均要建設成為3A級以上旅游景區,其中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要按5A級旅游景區標準建設。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鎮理念改造提升產業集聚區和各類開發區(園區)的特色產業。

政策支持方面。省級財政采取整合部門資金的辦法對特色小鎮建設給予支持,同時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按期完成任務、通過考評驗收的特色小鎮給予一定的獎補資金。特色小鎮所在縣級政府要將特色小鎮建設用地的租賃收入以及小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等資金,專項用于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建設。各地要積極研究制訂具體政策措施,整合優化資源,對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給予支持。

(8)西藏自治區

2015年5月,西藏自治區印發《西藏自治區特色小城鎮示范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方案》要求,要明確堅守生態保護紅線,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示范點建設的全過程,推進綠色城鎮建設。選擇經濟社會基礎較好、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的小城鎮作為第一批自治區級特色小城鎮示范點,包括拉薩市羊八井鎮、日喀則市江孜鎮、林芝地區魯朗鎮、那曲地區雁石坪鎮等共20個鄉鎮。

同年,西藏自治區財政安排10億元啟動資金,建設20個特色小城鎮示范點,在2015年至2017年3年間擬重點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為西藏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經驗和模式。

(9)重慶市

2016年6月,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培育發展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意見強調,大力發展小城鎮特色產業、特色風貌、特色功能,推動空間集聚、產業集聚、人口集聚,以此為目標,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建成30個左右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小鎮示范點,推動形成一批產城融合、集約緊湊、生態良好、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的特色小鎮。

政策支持方面。重慶市將有序引導特色小鎮發展,從市級層面集中規劃、金融、財政、用地、人力資源等相關政策支持,發展若干特色小鎮示范點,根據特色小鎮示范點推進建設情況適時擴大覆蓋范圍。

(10)北京市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鎮,提高小城鎮承載力,更好地對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起到“橋頭堡”作用。

北京市將調整重點鎮規劃布局,明確各類小城鎮的功能定位。如平原地區的鄉鎮,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中部核心功能區”,將積極承接中心城和新城疏解的生產性服務業、醫療、教育等產業項目,打造一批大學鎮、總部鎮、高端產業鎮;西北部山區鄉鎮,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態涵養區”,將重點發揮生態保障、水源涵養、旅游休閑、綠色產品供給等功能,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養老鎮、休閑度假鎮;圍繞重大項目建設、重點資源利用,還將統籌規劃建設雪上運動小鎮、世園小鎮、環球影城小鎮、新機場服務小鎮、科技信息小鎮等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鎮,帶動農民實現就地城鎮化和增收致富。

(11)天津市

2016年9月,天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天津市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推動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天津市將創建10個市級實力小鎮、20個市級特色小鎮,在現代產業、民俗文化、生態旅游、商業貿易、自主創新等方面競相展現特色,建設成一鎮一韻、一鎮一品、一鎮一特色的實力小鎮、特色小鎮、花園小鎮。

目前,天津市各區相繼啟動編制特色小鎮規劃。武清區將打造電商小鎮、臺商小鎮、工業創新小鎮、創客小鎮、歐式風情小鎮、運河創意休閑小鎮等“市級特色小鎮”,以及自行車小鎮、絹花小鎮、泉州水城、津門首驛、東方馬都等“區級特色小鎮”。西青區中北鎮打造產城融合特色小鎮,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東麗區華明高新區將建設制造業特色小鎮,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生產基地,同時發展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新材料、工業科技打印等。

除以上各省市外,我國其他省份也都在積極籌劃特色小城鎮的建設和培育工作。

二、當前我國特色小鎮建設的基本路徑

目前,我國特色小城鎮的發展基本上遵循以下四個發展路徑。

是從產業園區到特色小城鎮。部分傳統產業園區抓住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機會,對園區產業進行梳理,明晰產業發展思路,適時調整發展方向,清退低端、散亂、不符合園區定位的企業,同時對區域生態予以重新規劃和建設,對區域生活配套設施加以完善,實現了從產業園區向特色小城鎮的轉變。比如浙江的云棲小鎮,華夏幸福投建的機器人小鎮等。

是從重點鎮到特色小城鎮。重點鎮一般都負有產業發展的職能,具有較強的產業基礎,交通區位較好,自然環境優美。國內部分重點鎮抓住特色小城鎮的建設機遇,統籌規劃,提升宜居宜業,自發聚集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逐步成為產業特色小鎮。比如北京的小湯山鎮。

是從城市綜合體到特色小城鎮的轉變。城市綜合體的特點是不缺基礎設施,但缺乏產業支撐,容易陷入“睡城”的發展陷阱。國內部分城市綜合體項目,抓住機遇,在提升周邊自然景觀和居住便利程度的同時,投資建設了產業示范基地,吸引企業的入住和聚集,工作生活充分融合,優美環境和合理房價不斷吸引高端人才的進入,使整個社區逐漸充滿活力。目前比較成功的案例是貴陽的花果園小鎮項目。

四是深度發掘文化及自然資源打造的特色小城鎮。國內部分已經建成、運營良好的文旅特色小城鎮大多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擁有優美的自然資源,這是一個小城鎮不可移動的價值和資源,是一種獨特的優勢。目前國內大部分特色小鎮利用這種方式開發,比較成功的案例是浙江的莫干山鎮等。

三、我國特色小城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選擇對象問題

在選擇培育特色小城鎮的對象上,要有協調城鎮群發展的視角,能從區域發展的高度,從大城市輻射及小城鎮接軌的雙向考慮。目前各地有一哄而上的態勢,無論小城鎮的基礎條件如何,僅為申報而申報是不可行的。

(二)開發模式問題

以傳統思維謀劃特色小城鎮建設,注重房地產開發,忽視基礎設施建設。隨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火爆,眾多房地產開發商強勢進入,隨之而來的就是住宅小區等房地產開發模式被引入特色小城鎮甚至特色古鎮的建設中,使得特色小城鎮的建設淪為又一次大規模造城運動,對產業、文化、社區等多種功能融合的考慮嚴重不足。

(三)特色產業問題

2017年7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特色小鎮開發及資源整合大會”上,有與會嘉賓提到,國內80%的特色小鎮都是文旅小鎮,文旅小鎮雖然有著天然的整合力和拓展力,但爆炸式增長的背后是必須面對的泡沫問題。目前我國特色小城鎮建設在旅游方面的應用實例更多,而對產業的關注則明顯不足,也有相當一部分特色小城鎮雖然有所謂的特色產業,但從分類看,其實依然屬于大旅游產業或者“旅游+”產業的范圍,屬于旅游業的衍生服務或配套服務,特色小城鎮不“特”的困局仍然無法破解。

(四)產業導入問題

“產業導入”也是擺在特色小城鎮開發商面前的難題之一。良好的產業基礎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初始驅動力,但傳統地產運營商一般都缺少后期產業運營經驗,同時又需要經受著長期、大資金投入壓力的考驗,這是國內很多特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四、對特色文化小鎮的思考

文化是特色小城鎮內核的主要元素,其在特色小城鎮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無法取代的作用。

(一)文化內涵是一個特色小城鎮個性特征的體現

文化內涵是特色小城鎮的個性品質,具有特殊的競爭力。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文化要素已經滲透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以前傳統的、民俗的、田園的文化資源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資源,而文化創意、設計、構思等文化創新后來居上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支點和主要方式,IP、品牌、動漫形象等文化形態的無形資產日益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文化特色越來越成為影響一個小城鎮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只有體現出小城鎮自己的文化品格,才能實現更高階段的發展。

(二)文化內涵是屬地居民的精神寄托

文化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在塑魂育人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城鎮街道、建筑風格、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觀等物質產物,還是鄉土民俗、飲食文化等精神(非物質)形態,無不承載著古老的歷史、美好的傳說、精湛的藝術、宜居的環境和深厚的人脈關系。這些文化特色作為地方文化精神的歷史見證和社會演變的活物體現,讓人思物念祖,懷念過去,珍惜未來。可見,文化特色不僅可以增強當地居民的自豪感和認同感,而且還能引起在這里工作生活的居民們的歸屬感,成為推動小城鎮發展的動力。

(三)“文化+”豐富特色小城鎮社區功能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們的經濟文化生活正呈現出新的時代特點,文化消費出現新的分支,人們消費的不僅是物質和結果,還是情感和過程,獨特的文化體驗項目進入特色小城鎮,除了將會產生額外的消費價值,還能夠彌補小鎮旅游產業板塊的不足,使固有品牌實現差異化和個性化,帶動本地區旅游、娛樂產業提質升級。

(四)“文化+”為特色小城鎮產業帶來更多附加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以通信和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文化元素為內容、以互動性為途徑的動漫、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的融入,將為傳統產業聚集的特色小城鎮帶來轉型升級的新活力。

中國動漫集團作為唯一的動漫央企,正在構建并完善包括技術服務平臺、投融資、會展服務、智庫咨詢、國際推廣等在內的動漫游戲行業關鍵節點專業化服務平臺。集團在特色小城鎮建設中著眼于文化產業引導和運營,動漫、數字創意與傳統產業融合等領域的工作。未來,集團將在動漫文化特色小城鎮的建設和培育過程中提供策劃咨詢、智力支持等服務。

撰稿人:喬鶴

相關下載文件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
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

推薦動態

Copyright 2020 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102038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1217

你懂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