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vvxnf"></strike>
<span id="vvxnf"><video id="vvxnf"><ruby id="vvxnf"></ruby></video></span><strike id="vvxnf"><dl id="vvxnf"><del id="vvxnf"></del></dl></strike>
<ruby id="vvxnf"><video id="vvxnf"><del id="vvxnf"></del></video></ruby>
<strike id="vvxnf"></strike>
<address id="vvxnf"></address>
<span id="vvxnf"><i id="vvxnf"><del id="vvxnf"></del></i></span>
<strike id="vvxnf"><i id="vvxnf"></i></strike>
<span id="vvxnf"></span>
<span id="vvxnf"><video id="vvxnf"></video></span><strike id="vvxnf"></strike>
<span id="vvxnf"><dl id="vvxnf"></dl></span>
<span id="vvxnf"><video id="vvxnf"></video></span><strike id="vvxnf"></strike>
<span id="vvxnf"><dl id="vvxnf"></dl></span>
<strike id="vvxnf"></strike>
無障礙
瀏覽
無障礙瀏覽
黨建工作
>
>
>
春風時節好讀書 ---回眸我的1978

黨建工作

左側聯系欄

發布時間:2020-09-07 11:53:44

聯系我們

中國動漫集團

電話:010-52513189
傳真:010-5251319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鄉人民日報印刷廠綜合業務樓1號樓6層

春風時節好讀書 ---回眸我的1978

  • 分類:學習交流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2-02 08:55
  • 訪問量:

1978年,是我們國家發展歷程中轉折性的時刻。大歷史怎樣影響個體的存在?從那時走過來的人們,對當時有著怎樣的記憶?在北京的冬夜,我獨自在書房,面對著連接無數人的電腦,靜靜的打開和梳理醞釀已久、卻又紛繁雜亂的思緒。當年在千里之外的北京發生的載入史冊的歷史性事件,當時或者沒有傳入地處偏僻的我這個幼稚的中學生耳中,或者已經遺忘,而今找不到什么深刻的印跡。但春風化雨,碩果累累的大江南北,幸福生活的男女老少,哪里不是綻放和印證著春的信息?

那一年,我13歲,現在已經找不到當年屬于自己的任何物證,課本作業本全都沒有了,也沒有照過相。在此前的1977年,我小學5年畢業,在畢業證上留下了人生的第一張照片,那是班主任孫老師帶領我們一整天步行幾十里路程,到縣城照相館拍攝的。在此后的1979年,我進入縣重點中學讀高一,在開學不久開始寫日記。唯獨對于這一年,我只能從記憶深處采擷幾朵浪花,匯入和裝點大浪淘沙滾滾向前的歷史長河。

回首那一年,最值得標記的,就是我從一個在家“半農半讀”的學生,經過“拔尖”考試,從大隊(村)的學校到了公社(鄉鎮)的重點中學,變成了一個離家住校的全職“讀書郎”。

早些年,作為農家孩子,我從8歲就當上了“放牛郎”,為生產隊放養一頭小牯牛,和小伙伴們追著牛漫山遍野的跑。寒暑假期和早晚時間在生產隊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為家里掙工分,以便多分得一點口糧。在家里幫著干一些打豬草、養小豬的家務,當然更喜歡干抓蜈蚣、下河捕魚等能夠變賣零錢的事情。我們這個四世同堂的家,勞動力少,按照工分分配的糧食不夠吃,吃的飯一半是蘿卜菜、紅薯和紅薯葉,只有過年時可以吃純粹的白米飯,吃肉,吃魚,吃炒蠶豆和炒紅薯干!

還是那些年,我上小學不久就經歷了“白卷英雄”“反潮流”的沖擊。在學校試驗田里種蓖麻,油菜,挖紅薯。當年周總理去世的消息,就是我們上早學在山坡上開荒時從收音機里聽到的。我們幫生產隊修水庫,為蓋房子搬土磚,在稻田和棉花地里除草、捉蟲子。作為班長,我幫老師刻鋼板油印考試卷子,還代表學生在大隊放映電影前發言,不明不白的批判“唯生產力論”和“智育第一”。參加學校宣傳隊,排演“三句半”等節目向貧下中農做宣傳~~一個學期結束,我們的課本還有許多沒有翻過的篇幅!

就是那一年,老師和語文課本告訴我們,“科學的春天”來了!從郭沫若在全國科學大會閉幕式的致辭中,我第一次看到并深深喜歡上了那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以后多年的作文中,我反復的恰當不恰當的引用!那一聲聲擁抱科學和春天的吶喊,把我們懵懵懂懂的心喚醒了!

就在那一年,當春風不知第幾次的又綠江南岸時,能夠聽到長江上輪船的汽笛和劃水聲、一年兩次稻花飄香的我的家鄉,湖北省松滋縣的一個小山村,已經和往日大不同了。我父親從技術員當上了負責多種經營的隊長,搞起了種糧以外的烤煙種植和加工等“副業”。學校不再有那許多的勞動課,卻有了早自習。老師給我們講科學家陳景潤一心鉆研穿錯襪子的故事,講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神童”早上起來吃蘋果當漱口的故事,真是讓我們驚訝和羨慕不已!我的一個遠親長輩,他考取了在武漢的一所大學,從生產隊長變成了大學生,這成了鼓舞我刻苦學習的最好榜樣。我給他寫信,請求他指導我學習和寄學習資料。受他影響,幾年后我也上了這所大學。

那一年,語文林老師一篇描寫他家門前水庫上清晨日出景象的文章片段,讓我從此愛上了作文。為了準備全公社的拔尖考試,我所在的大隊學校把我們幾個成績好的學生集中起來補課,有時到夜晚,老師就讓我們住在教師簡陋的集體宿舍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和幾個同學終于考入重點班,校長在辦公室門口叉著腰,大笑著說我為學校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年秋季,初二開學才讀了沒多久,經過選拔,50多名來自各大隊學校的學生就脫離原來的學校,集中到公社的重點班住讀,繼續初二的學習。學校的吃住條件十分簡陋,但這些尖子生匯聚在一起,暗中都較著勁兒,在沒有電燈的晚上,點上煤油燈看誰最后離開教室。我成績不是最好的,不知怎么回事讓我擔任了學習委員。幾十里過去,我和同學們已經記不清那時的詳情,但就在今天,當時我們的語文和化學王老師,也是公社重點班的決策和創建者之一,在微信群里為我們作了釋疑。可見,那段打開新局面的歷程,永遠清晰的銘記在歷史創造者心中了。

1年后的1979年,我初中畢業,遇上縣里開辦重點中學,我幸運的考上了縣一中。在那里的2年高中,經過“文革”磨難的老師苦口婆心把滿腔熱情播撒在我們身上,更不放過周日,不計任何代價的為全體學生教課補課。我們懷著要把被“四人幫”耽誤了的時間奪回來的心情,以舍我其誰的激情和對美好未來的明媚向往,如饑似渴,早起晚睡、夜以繼日的讀書。我們也從學校周末晚上向學生開放的電視機上,看到了公審“四人幫”,看到了美國科幻片《大西洋底來的人》。我訂閱了《中國青年報》和文學期刊《東海》,有時周末也到縣城,驕傲的帶著校徽去看電影和逛圖書館,一個新的更美好的世界逐漸展現在我的面前。

3年后的1981年,我成為我們大隊第一個大學生,為此我的父母家人很是受了些鄉鄰們尊敬的話語和目光。那幾年我父親當隊長,在區里駐隊干部的支持下,克服種種困難刁難搞分田到戶的試點,承包制的成效可謂立竿見影,只用了一季收成就讓農民吃飽了飯,于是改革迅速推開。后來他被評上了縣勞模,去縣里參加表彰大會,我們家也徹底告別了“缺糧戶”。當我在大學教室里第一次聽到《在希望的田野上》,那仿佛是從自己心底流淌出的衷曲,讓我激動不已。

此后7年的1985年,我在日記里寫道,“ ‘七五’建議使人振奮。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變革,特別是近代以來有許多政治變革。但現在面臨的將是一次經濟、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總體變革。在世界圖景上的中國,這種變化必然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正像美國的崛起,我們要經歷振興。”大學畢業前夕我入黨了,這不僅是讀書思考的結果,而是現實啟示的必然。源于1978年的偉大變革,通過我和我的家庭與億萬中國人共同經歷的細節,活生生而又亮堂堂的證明了,國家的路子走對了,我們應該跟著走。大學畢業,我考入北京讀研究生,直到1988年完成我的全職“讀書郎”生涯,走上回報社會的工作崗位。

30年后的2008年,在《我在故我思--與改革開放同行》的文章中我寫道,“無數的人和事構成了歷史,這歷史既決定于當時的人和事,即‘在’,也決定于后人的發現和認識,即‘思’。因此歷史不是一成不變的,回顧歷史是從現在向過去的再出發。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這三十年,我們習慣地稱之為新時期,十七大報告以‘偉大的歷史進程’對三十年進行了精辟的概括和總結。我們古老的祖國青春勃發,即使從她幾千年的歷史來看,我以為這個評價都是當之無愧的。而我有幸在這三十年中度過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歲月,進而步入豐富多彩的中年。與改革開放同行,與青春中國同行,我感到無限幸運和由衷幸福!”因為我已將時代給予的力量,以更大的倍數回饋到大歷史的建構之中。

28天前,我參觀了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偉大的變革》展覽,我在微博上寫道,“回首來路,風雨無阻行大道;展望前途,關山再渡攀高峰 ”。?

5天前,我寫下《中國動漫需要“狠”一點》的寄語獻給自己和同行,“中國的偉大復興是一次攻堅克難、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新長征,需要全體人民鑄就百煉成鋼、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需要頂天立地、敢于斗爭和勝利的英雄主義。中國動漫人需要以獨特姿勢深切體察歷史大勢和民心民情,肩負起文化強國的歷史使命,在講述故事塑造人物傳達價值時,既要‘萌’到家,又要‘硬’到位,以鐵骨仁心樹立新時代中國動漫新形象。”???

今天,回首40年征程,我們走過新時期,我們邁入新時代!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庹祖海        

2018年12月17日

相關下載文件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
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

Copyright 2020 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102038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1217

你懂的视频